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诗词详解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代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古诗“《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创作背景

  公元722年(开元十年)旧历四月,大唐燕国公张说作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巡边。唐玄宗以诗送行,众大臣奉和应制,张九龄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作者“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诗词合集

“张九龄”的诗词合集

古诗“《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拼音对照

fèng hé shèng zhì sòng shàng shū yān guó gōng fù shuò fāng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zōng chén shì yǒu zhēng, miào suàn zài xiū bīng.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tiān yǔ sān tái zuò, rén dāng wàn lǐ chéng.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shuò nán fāng yǎn gé, hé yòu zàn yáng jīng.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chǒng xī cóng xiān jìn, guāng huá chū hàn jīng.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shān chuān qín yuǎn lüè, yuán xí zhěn huáng qíng.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wèi zòu xūn qín chàng, réng tí bǎo jiàn míng.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wén fēng liù jùn fú, jì rì wǔ róng píng.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shān fǔ guī yīng jí, liú hóu gōng fù chéng.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gē zhōng xuán kě wàng, rèn xí qǐ nán xíng.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sì mǔ hé shí rù, wú jūn yì lǚ shēng.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古诗“《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翻译、赏析和诗意

宗臣事有征,预计在休兵。

天和三台座,人在万里城。

朔南方停止改革,河西暂时旌旗飘扬。

赐恩从仙禁止,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并在宝剑的名称。

听到风六郡伏,计算五戎平。

山甫回应疾病,留侯的功劳又成。

歌钟旋转可以望,我在哪里很难去。

四匹雄马何时进入,您记得脚步声。

* 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古诗“《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鉴赏

  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张说巡边的历史背景,“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说明朝廷是因为边境发生战事派遣燕国公巡边。同时,“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写出了出京时张说的光彩。其实,张说出任朔方节度使,说白了就是贬官,作者把贬官写得如此荣耀,一则因为应制诗不能显出不满之意,二来这样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宽慰。后一部分主要赞扬张说的政治才能以及对他建功立业的期望。“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形象地说明了张说的治边才能。“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以仲山甫与张良来比喻张说,仲山甫与张良都是古代杰出的辅弼大臣,这充分表明了作者对张说的钦佩。而结联“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说“吾君”也盼望张说早日凯旋,对张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此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张九龄对唐玄宗兴战之心的暗中讽谏。当时唐玄宗送行诗中有“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戈剑靖要荒”等诗句,表明要耀武扬威,战服边疆,与张九龄同时的其他大臣奉和圣制诗,大多顺玄宗意,对朝廷兴战歌功颂德。而张九龄此诗开篇高擎“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指出朝廷开战的目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制止战争。针对唐玄宗尚战,张九龄为防微杜渐,希望能以讽谏感悟帝王兴战之心。这在“开元盛世”的背景下,实为难得。

热门标签:

唐代 张九龄 写人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