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沈括-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沈括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沈括-生平介绍

作者:沈括

  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的传统中国,产生科学家很难。

不过宋代却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是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写下了科学经典《梦溪笔谈》。

他就是沈括。

  然而,在诸多伟大称誉之外,沈括还是一个检举揭发的“高手”,干过文字狱的勾当。

沈括的理性求实精神,到了政治生活中却消失了。

他政治嗅觉异常灵敏,善于在别人的诗文中嗅出异味,捕风捉影,“上纲上线”。

沈括检举揭发的对象中有中国文学的巅峰人物——苏轼。

南宋初王铚《元祐补录》记载了沈括的这一事迹。

  沈括生于1031年,大苏轼五岁,却晚他六年中进士。

中国科学与人文的两位大师很有缘分,在“皇家图书馆”做过同事。

1065年,苏轼进入史馆,而沈括在前一年调入昭文馆工作。

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通名崇文院。

  短暂的同事经历后,苏轼于1066年父丧后回乡两年多,等他再返回东京,就与沈括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

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做宰相,进行了激进的改革。

沈括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担任过管理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许多重要官职。

苏轼却与改革总设计师王安石意见相左,他与“保守党”领袖司马光一起,组成著名的反对派。

  由于获得了皇上的信任,王安石的改革自是无人能挡。

1071年,作为反对派代表,苏轼下放到了杭州担任“二把手”的通判一职。

当时,他已成了最著名的青年作家,连皇上的奶奶都是他的“粉丝”。

其间,沈括作为“中央督察”,到杭州检查浙江农田水利建设。

临行前,宋神宗告诉沈括:“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

”  到了杭州,虽然政见不同,诗人苏轼还是把沈括当老同事、好朋友。

年长的沈括表面上也该相当和善吧,“与轼论旧”,把苏轼的新作抄录了一通。

但回到首都,他立即用附笺的方式,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一一加以详细的“注释”,“发现”、“发明”这些诗句如何居心叵测,反对“改革”,讽刺皇上等等,然后交给了最高领袖。

  不久,苏轼因为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而入狱,险些丧命。

例如苏轼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这就是文字狱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他一百多首诗词。

  当然,沈括不是苏轼入狱的主谋,主谋是王安石手下的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等四人。

但他是始作俑者,“乌台诗案”正是以沈括上呈的那些“发现”为基础的,“其后李定舒亶论轼诗置狱,实本于括。

”  沈括为何要陷害苏轼呢?

按照余秋雨的说法,“这大概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苏东坡的好话有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

另一种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边。

”  嫉妒一般只在差距不大的人中发生。

按照沈括在当时的文名,与苏轼22岁中进士,令文坛领袖欧阳修称“当避其一头地”,根本没有可比基础,“嫉妒说”根据不足。

“政见不同说”也不尽是,政治观点不同,人们还是可以君子式地互相争论,未必就要置人于死地。

  笔者理解,沈括的政治选择确实决定了他与苏轼的对立,但是,他陷害苏轼却是由于道德操守不够,进入政治漩涡后,随波逐流、耳濡目染的结果。

很不幸,王安石改革大旗一挥,从者却多为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等不讲“费厄泼赖”精神的投机政客,也是官场大酱缸中无所不为的高手。

他们对不同政见者不择手段;但是,风向转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战友也同样残酷。

  九百多年前王安石领导的改革,想一举改天换地,挽救宋朝。

只可惜,这剂革命的药太猛,还把沈括这样的人裹挟进去,制造了文字狱,他完成了在熙宁九年即已奉命编绘的“天下郡县图”,定名为《守令图》,被特许亲自到汴京进呈。

  元祐三年,沈括移居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市东面),将他以前购置的园地,加以经营,名为“梦溪园”,在此隐居,八年后即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去世。

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但保存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

《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是沈括一生社会和科学活动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共600余条。

其中200来条属于科学技术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

故居  镇江市区梦溪园,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

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

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一部分,于1985年恢复,占地2亩,计2幢建筑。

前幢为清代修建的硬山顶平瓦房,坐东朝西,当中设正门入园,门上方嵌有茅以升题写的“梦溪园”大理石横额。

后幢为清式厅房,坐北朝南,内有沈括雕像和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展现了沈括在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质、医学等方面的科研成就。

行星  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文章导航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