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纪昀-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纪昀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纪昀-生平介绍

作者:纪昀

妙语讨球  少年时期,纪晓岚就聪颖过人。

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球。

恰好府官乘轿经过。

一不小心,球被掷进轿内。

孩子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纪晓岚壮起胆子上前讨球。

  府官戏弄地出了个上联,“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让纪晓岚对下联。

对得出,就还球给他。

  纪晓岚一寻思,“太守二千石,独公……”“怎么不说完?

”府官问。

“你要是还我球,就是独公廉,不然就是独公贪。

”府官一楞,只得把球还给了纪晓岚。

小伙伴们都从心里佩服这个机敏聪慧的孩子。

个个草包  清朝时,大臣和珅贪婪成性。

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

  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

和珅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悬挂在亭台上。

  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和珅在一旁陪着笑,谁料皇帝说道:“好一个纪晓岚。

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嘛!

”楹联趣事  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成育,强记不忘,有小神童美誉。

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  石先生看到续联大为恼火,手持教鞭责问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

纪晓岚,为何辱骂先生?

纪晓岚不慌不忙答辨说:  “我是按先生的上联续对的下联。

请看,粗对细,毛对羽,野对家,兽对禽,石对砖,先对后,生对死。

是还这样对,请先生指教。

”  石先生无言对答,指袖而去。

不几天纪晓岚去见石先生,石先生怒气未消,面沉似水,稳坐太师椅,不迎不送。

纪晓岚又出了怪招,从先生屋走而复返,又请教“阄”字的念法和写法。

石先生并无介意,等纪昀走后才醒过味来。

原来“阄”即“门内龟”,是骂自己不出门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责,暗骂:  “竖生,歪才也!

”纪大烟袋  抽烟是纪晓岚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烟成癖,烟瘾奇大,所用的旱烟袋是订做的,容量很大,有人说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这虽有夸张之嫌,但在京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属罕见。

因此就有了“纪大烟袋”的绰号。

  纪晓岚烟瘾大,旱烟袋常攥手中,口里不停喷云吐雾,倍感舒心惬意。

但也有忍痛割爱的时候,那就是吃饭、睡觉和见皇上这三个时段。

有一天,乾隆皇帝驾临圆明园巡视《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

  纪晓岚正一边吸烟一边手不停挥地忙碌,硕大的一锅烟刚吸到一半,忽听“万岁爷驾到”的喊声,匆忙间把没磕去烟火的烟袋随手自己插入靴筒里,跪地给万岁爷请安。

起身后觉得脚踝上火辣辣地疼,但皇上正说着话,又不好打断,他只好咬牙忍着,疼的他腿直打颤。

乾隆看他满脸焦灼难耐的样子,吃惊地问:“纪爱卿,怎么了?

”“臣......臣靴子里失......走水啦。

”话都成颤音了。

  乾隆急忙挥手,“快点出去!

”纪晓岚急跑殿外,顾不得有失体面,坐在石阶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袜,靴筒里即刻冒出一股黑烟,脚上皮肉已烧焦一大块。

乾隆皇上出来看时,烟袋锅还探在靴筒里冒着烟,人们一时被逗得笑弯了腰。

此后一段时间里,纪晓岚成了地道的“铁拐李”了。

  纪晓岚在当朝才高人缘好,在家养伤期间同僚们多去探望,看他手握大烟袋依然如故,劝他说:“既然深受其害何不戒掉。

”“诸君只见我身受其累,却不知道我深得起利啊!

每天捉管之时,吸上几口便思如泉涌,挥洒自如。

缺少它便文思枯竭,寂寞难耐埃”纪晓岚大言吸烟之利,颇有一番宏论。

“我之吸咽实出有癖,不若那些趋附时尚之士为的是显示高雅。

”老太监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酒席的赌约  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

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

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

”  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

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道“爹!

”,老板娘“噗”地一声乐了。

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

”。

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

  于是,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

题联讽庸医  相传,有一个庸医,医道拙劣,常出事故,曾把纪晓岚耽误了好几次,纪晓岚对他十分不满。

这医生偏偏再三来请求纪晓岚的“墨宝”,其用意当然是想借纪晓岚的名望地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纪晓岚一时却不过情面,只好替他写了一块匾额:“明远堂”。

医生看这字面很漂亮,就高高兴兴而去。

旁人不解纪晓岚题这三字究竟什么用意,他解释说:“经书上不是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和‘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的句子吗?

象这样的医生,只好说他‘不行’。

”听的人为之哑然。

于是又问他:“假如这医生再来纠缠不休,定要配副对联,你打算怎样?

”  纪晓岚回答说,早已想好了两副对联,一副五言的,是把孟浩然一首五言律诗里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变换两个字,成为:“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上联中的“不明”是指医道不高明,“财主”就是借求医的病家,下联中的“故”字解释为“事故”);另一副七言对联,上联是用杜甫《兵车行》诗里的现成句子:“新鬼烦冤旧鬼哭,”下联是用李商隐《马嵬》诗里的现成句子:“他生未卜此生休。

”  想来这两副对联后来是不会写出去的,但就其对仗而言,就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而且引人发笑。

巧言释褒贬  纪晓岚常在皇帝面前揭和珅的短儿,弄得和珅好不尴尬。

乾隆也是有意偏袒和珅,总是找个机会捉弄纪晓岚。

一天,乾隆在批阅奏章时,忽然发现一件参劾纪晓岚的奏折。

奏折上说,纪晓岚宽于治民之说是有意收买人心,博取虚名,不如和珅严刑峻法,敛财富以利国家,堪称治世能臣。

乾隆看罢,眼前一亮,心想,待我逗一逗纪晓岚,看他如何分解?

  次日早朝,议罢政事散朝时皇帝把纪晓岚与和珅这对儿逗口冤家留下。

他先对纪晓岚说:“纪爱卿,你天天说和珅如何奸诈,如何贪婪,群臣如何愤恨,敢怒而不敢言,还说天下皆曰可杀,可是你看看这个奏折,有人称和珅是治世之能臣,而你纪晓岚只不过是好图虚名罢了。

”  纪晓岚接过奏折,用眼一溜就放在龙书案上,和珅连忙抓到手里,一边看,一边得意洋洋。

“纪晓岚,你还有什么话说”乾隆故意敲山震虎。

  和珅在一旁奸笑:“皇上,其实臣也没有奏折上说的那么好,只不过为皇上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而已。

至于纪晓岚嘛,嘻嘻,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也不至于罪大恶极。

我看皇上就开恩留下他这条小命,料他一条小泥鳅也翻不了大船,把他削职为民也就算了。

”  纪晓岚微微一笑:“启禀皇上,臣有话要说。

”  “说吧!

”乾隆把脸一黑。

  “臣虽下愚,亦知世间万物,纷繁复杂。

凡事不可一概而论。

有人奏称和大人为能臣,并诋毁臣下,不足为怪。

譬如春雨如油,农夫喜其润泽,而行旅之人则恶其道路泥泞;月光皎洁,佳人悦其舒朗,而盗贼则恶其光亮。

上天尚且不能尽如人意,何况臣乎?

至于和大人之能,臣亦明了其中道理。

大粪臭污,其质倒可肥田;乌龟丑陋,皮肉却能延寿。

”  和珅听了,自然气得咬牙跺脚,指着纪晓岚的鼻子:“你,你,你——”乾隆哈哈大笑,心中暗想,这个纪晓岚,言语虽然尖刻。

释辩倒也得体,举例妥帖,终是机智敏捷,于是赶紧圆场:“两位爱卿,不要闹了,你俩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需要你,也需要他,一个也不能少,望你们能携起手来,共保大清江山。

”明玕的慨叹  沈氏,字明玕,自幼神思朗彻,这位立志“不为田家妇、宁当贵家媵”的姑苏女子,如愿做了纪晓岚的一个小妾。

她的芳名明美如玉,在纪晓岚的一妻三妾中,也大概是顶有才气的。

可惜,三十岁的她竟过早地受到阎君的召见,给纪晓岚留下了“可是香魂月下归”的伤感。

明玕的名字远远不及她留下的一个曾难倒纪大学士的联语响亮。

  那是一个暑日,她用一种很薄的类似于纱布的夏布糊窗,阳光透过横竖相间的窗棂,自然让每个棂格里都很亮堂,她偶得一句:“夏布糊窗,个个孔明诸格亮。

”句中,巧妙地镶嵌三国人物诸葛亮字孔明,切“葛”与“格”又为谐音,明白如话,自然有趣,可谓妙手偶得,精巧之致,难怪联坛不倒翁纪晓岚为之却步。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个清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在位六十年,不仅治国有方,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可以说乾隆一生既日理万机,又风流倜傥。

纪晓岚能在清朝众多才子里面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只有在那样的年代,有了那样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纪晓岚这样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游。

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义除实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游山玩水。

因此在扈从官员中,少不了纪晓岚、刘墉、袁枚等文人雅士们开心凑趣,开心解闷,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给后世留下一些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

说话这年,乾隆皇帝在宫里住得烦闷,又想出来走走,决定再次下江南,随行人员中依旧有纪晓岚、袁枚、和珅等人。

出得紫禁城,抛却宫中的繁杂事务,立刻觉得神清气爽,格外舒畅。

不多时间即到了通州。

乾隆打起轿帘一看,通州道路宽畅,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立刻来了兴致,召纪晓岚至轿前说:“纪爱卿,通州乃京门首驿,一派繁华,你可知江苏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  纪晓岚一听,知道乾隆无意中出了一个上联,要自己对下联。

刚出京,可千万不能扫了皇帝的雅性。

可这个上联说的巧,下联很难对。

纪晓岚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当铺,便有了主意,说:“万岁,你瞧这路东西两侧,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  乾隆一听,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得即景生辞,自然天成”。

随后君臣一行弃马登舟,沿着京杭运河兴致勃勃地继续南行。

  来至沧州地界,远远看到运河东岸有一寺院,飞檐斗拱,亭台楼阁,气派宏大。

乾隆说:“纪爱卿,到了你老家沧州了,这是什么寺院如此恢弘?

”  纪晓岚马上回答:“启禀万岁!

此乃沧州名刹的水月寺。

”  乾隆说:“水月寺,好啊!

纪爱卿,我有一联,你何不对来?

”  纪晓岚说:“请皇上赐联!

”  乾隆吟道:“水月寺鱼游兔走。

”这个上联看似平常无奇,实则构思巧妙,水中有鱼,月中有兔,月映水中,兔伴鱼动。

又是本地风光,现成之景。

  纪晓岚听后,略加思索,便说:“山海关虎跃龙飞。

”山海关对水月寺,虎跃龙飞对鱼游兔走,而且山中有虎,海中有龙,山海关本身又依山傍海,上下呼应,自然贴切,乾隆听后拍手称妙。

  君臣一行过了长江,大自然也换了个天地,一改江北辽阔粗犷的面貌,处处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乾隆不住称好。

  这时江南大才子袁枚上前说:“万岁,我们南方是多山多水多才子。

”乾隆称是。

  纪晓岚上前说:“袁大人,你们南方虽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但我们北方有一天一地一圣人。

”  乾隆听后说:“纪爱卿真是厉害,连开玩笑也不让过。

”说完三人哈哈大笑,继续前行。

  到了杭州,已是黄昏时分,君臣一行下榻行宫。

  第二天一早,畅游西湖。

西湖的早晨别有一番景致:四周袅袅的炊烟,湖面上一层薄雾,水中的红鲤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

远处有一艄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划着小船,唱着渔歌,悠哉游哉,自得其乐。

见此情景,乾隆兴致大增,问到:“众位爱卿,谁能就眼前景象用十个‘一’字做一首诗?

”话音落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无人答话。

  乾隆说:“论文才,有‘南袁北纪’之说,袁爱卿先说说看。

”只见袁枚搜肠刮肚,一脸的木讷,说:“万岁,微臣愚钝,一时想不起来。

”  乾隆说:“那纪爱卿呢?

”  其实纪晓岚早就想好了,只是一路上出尽了风头,这次不愿占先罢了。

听到皇上钦点,才轻轻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吟罢,大家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个“一”字,乾隆赞叹到:“论才华还是纪爱卿胜大家一筹啊!

”  到了湖心,但见红莲映日,绿叶接天。

船儿轻轻划过,一只青蛙从水中跳到一个荷叶上。

  这时一直闷闷不乐的和珅诡秘一笑,心想纪晓岚一路上算是风光够了,这次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捉弄他。

于是指着刚刚跳起的青蛙对纪晓岚说:“出水蛤蟆穿绿袄。

”纪晓岚时任侍郎,着绿色官服,和珅此句是把纪晓岚比作蛤蟆加以戏弄。

  纪晓岚听后,立刻面带微笑地说:“和大人,落汤螃蟹罩红袍啊!

”和珅当时为尚书,着红色官服。

红晓岚回敬的这一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和珅比作横行霸道的螃蟹,暗含讥讽。

众人听后都忍俊不禁,大笑不止,弄得和珅面红耳赤。

  君臣等人一唱众和,妙语连珠,气氛高涨,时不时地传出一阵笑声。

不觉已到傍晚,艳红的晚霞照在湖上,波光鳞鳞,树影倒立,给美丽的西湖增加了一层诱人的光环。

  突然,一只白鹤长啸一声飘然飞过。

乾隆本来兴犹未尽,见此情景,脸上更是流光溢彩,起身道:“纪爱卿,朕要你以此鹤为题,做诗一首助兴。

”  纪晓岚哪敢怠慢,上前吟到:“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玉为衣。

”  刚吟到这儿,乾隆灵机一动,指着远去的黑点说:“纪爱卿,你说错了,那鹤明明是黑色的。

”  纪晓岚微微一笑,接着吟到:“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

”  乾隆和众大臣一听,都为纪晓岚的灵活机智赞叹不已。

  后来,乾隆游钱塘江边之六合塔时,又出一联:“宝塔六七层,四面东西南北。

”纪晓岚以“宪书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对之,再次博得了乾隆的欢心。

巧解老头子  一年盛夏,纪晓岚和几位同僚一起,在书馆里校阅书稿。

  纪晓岚是个近视眼,因为身体肥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于是就脱掉了上衣,赤着上身,把辫子也盘到了头顶上。

  不巧,这时,乾隆皇帝慢慢走进馆来。

当纪晓岚发觉时,已经来不及穿衣服了,于是他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了书桌底下。

其实,乾隆早就看见纪晓岚的动作了,但他装作不知,就在馆里故意与其他官员闲聊,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

纪晓岚在桌子下面大汗淋漓,实在是熬不住了,就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没?

”他的话音刚落,抬头一看,乾隆皇帝就坐在他面前。

许多人觉得好笑,但乾隆不觉得好笑。

  乾隆大怒道:“纪晓岚,你好无礼。

为何叫朕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当,朕就放过你。

”所有官员都为纪晓岚捏了把汗。

  纪晓岚真不愧是铁齿铜牙,他从容的回答道:“皇上万寿无疆,难道不叫‘老’吗?

您至高无上,难道不叫‘头’吗?

天地是皇上的父母,难道不是‘子’吗?

连起来不就是‘老头子’吗?

”  乾隆听了,立即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奖赏了他。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官至礼部尚书的大学士来说是很正常的,没有反而不正常。

纪晓岚很讲感情,1740年17岁的纪晓岚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了一生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马夫人直到纪晓岚七十二岁那年才去世。

他有一房妾名为文鸾,是他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

这在封建社会来讲是很难得的。

  纪晓岚的夫人姓马,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以“嫡庶”之“嫡”的身份出现的。

《槐西杂志》第二卷八十八条是为纪的一个侍姬立传的,说马夫人很喜欢那侍姬:“故马夫人终爱之如娇女。

”第二次是以婆母身份出现的,在《槐西杂志》卷三第二百一十四条:“马夫人称其(二儿媳)工、容、言、德皆全备。

” 纪惜墨如金,两次提到马夫人,一共就用了二十多个字。

笔法之中,读不出夫妻之间应有情感色彩,倒是有些客气,有些许远距离的尊重。

这是合乎情理的。

  郭彩符是纪的侍姬之一。

《槐西杂志》卷二第一百四十一条专门讲的就是这个女人,三百余字,不少了。

纪简单讲了这女人的来历和命运的不佳。

重点讲了两件事。

一是纪受贬在新疆时,“姬已病瘵”,到关帝庙问了一支签,知道还能等到纪回来,但病却好不了,果然纪回来不久,郭氏就去世了。

二是在郭氏死后,家里晒其遗物,纪睹物生情,作了两首怀念郭氏的诗:“风花还点旧罗衣,惆怅酴釄片片飞。

恰记香山居士语,春随樊素一时归。

”(郭氏亡在送春之日)“百折湘裙台画栏,临风还忆步珊珊,明知神谶曾先定,终惜芙蓉不耐寒。

”  沈明玕是纪的另一侍姬,纪着墨最多,用了两篇七八百字。

《槐西杂志》第二卷八十八条几乎是在给沈氏作传,除介绍了她的来历、自愿当富家之媵妾,“女子当以四十以前死,人犹悼惜。

青裙白发,作孤雏腐鼠,吾不愿也”的心愿,还录了她一首小诗:“三十年来梦一场,遗容手付女收藏。

他时话我生平事,认取姑苏沈五娘。

”而且说沈氏临终前生魂跑到纪晓岚“侍值圆明园”的住处去探望了他。

沈氏死后,纪在其遗像上提了两首诗,其中一首为:“几分相似几分非,可是香魂月下归。

春梦无痕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稀。

”《滦阳续录》卷一第二十八条专门录了沈氏死前不久, “以常言成韵语”写的一首《花影》诗:“绛桃映月数枝斜,影落窗纱乡帐纱。

三处婆娑花一样,只怜两处是空花。

”说沈氏诗中“两处空花,遂成诗谶”(一花为沈氏不久亡,一花为沈氏婢女亦不久亡)   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 《姑妄听之》 自序),加之治学刻苦,博闻强记,故贯彻儒籍,旁通百家。

其学术,“主要在辨汉宋儒学之是非,析诗文流派之正伪”(纪维九《纪晓岚》 ),主持风会,为世所宗,实处于当时文坛领袖地位。

纪晓岚为文,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

看得出,他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

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

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

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

又兼人已言之,己不欲言,故其卒后,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 《如是我闻》四卷, 《槐西杂志》四卷, 《姑妄听之》四卷, 《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

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

本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

内容上不仅有宣传因果报应等深刻的一面,而且在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所以其可以说是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

当时每脱一稿,即在社会上广为传抄,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

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

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中国小说史略》)。

其《纪文达公遗集》 ,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

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

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著有《史通削繁》多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除此这外还撰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三十二卷《纪文达公遗集》、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

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

  纪晓岚一生才华和学术成就十分突出,多姿多彩。

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首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

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

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

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

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

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

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

  纪氏迁献后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原来家底厚,很快成为献县富户,但比较开明。

某年,遇大灾,流民甚多。

纪氏舍粮放粥,招官怨被诬入狱,并令其自己出钱盖牢房,凿水井。

水井凿于县城东门外,人称纪家井,解放初尚存。

此后纪氏锐意读书仕进,成为书香门第。

至明末,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和清兵入关的变乱,家道中落,四散奔逃,纪晓岚的两位伯曾祖避乱河间,城破被杀。

但稍一安定,“便勤铅椠,再理丹黄”(纪钰碑文),读书不辍。

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

高祖纪坤,庠生,屡试不第,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

曾祖父纪钰,17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才学曾受皇帝褒奖。

祖父纪天申,监生,做过县丞。

父亲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

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 《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

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

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

4岁开始启蒙读书,11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二十一岁中秀才,24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

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

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

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

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

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

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 《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经、史、子、集四部。

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

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

《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

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

接着升为左都御史。

《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

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

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

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

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

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

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

  纪晓岚一生,在文化事业上做了两件大事情,一是编纂了《四库全书》,二是写了《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所做的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相当精深的。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乾隆等人的倡导,书家大多受赵孟頫、董其昌的影响,纪晓岚也不例外。

他的书法书写流利、圆融,显得雍容华贵,书法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可以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由此观之,纪晓岚不愧为清代书坛一大家。

文章导航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