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洪皓-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洪皓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洪皓-生平介绍

作者:洪皓

  洪皓,江西乐平人。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被留,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始归。

迁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

寻因忤秦桧,出知饶州。

十七年,责授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

二十五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忠宣。

有文集五十卷等,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鄱阳集》四卷,另有《松漠纪闻》二卷行世。

事见《盘洲文集》卷七四《先君述》,《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洪皓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集》为底本,酌校他书。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

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

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赏识。

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

金国留不遣返。

在金15年,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归。

在金期间,威武不屈,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

后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

宋高宗于杭州西湖边葛岭赐建国公府。

明王守仁《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称:“维洪氏世显于鄱阳。

自宋太师忠宣公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三子景伯、景严、景庐皆以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云:“西湖葛岭下有洪忠宣公皓祠。

  洪皓被派出使金国议和,但金没有议和之意,所以当时的使节非常危险。

“凡宋使者如,金熙宗喜得贵子,大赦天下,允许宋朝使者回归,洪皓与张邵、朱弁等都在被赦之列。

  洪皓知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不但精通经学、史学,也精通诗文词赋。

留金期间曾经写下上千首诗词,金人“争抄诵求锓锌”,后来大部分散逸。

今《鄱阳集》所存数十首,皆清新朴实,含义深远。

洪皓又曾同张邵、朱弁写诗唱和,集成《轩唱和集》三卷,今已不存。

洪皓还“善琴奕”,“能别三代彝器”,识书画。

留金期间,他通过言传身教,将汉文化向北传播。

著名的故事如“无纸则取桦叶写《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之,时谓‘桦叶四书’”(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66引《金虏节要》)。

他通过教授金人读书和其他接触方式,与许多女真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女真人把洪皓视为知心朋友,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婚礼、礼佛、生产等活动。

他每到一地,人们“争持酒食相劳苦”。

在涿州,过鞑靼帐,“其酋闻洪尚书名,争邀入庐,出妻女胡舞,举浑脱酒以劝”(《容斋五笔》卷三)。

  洪皓对金国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礼仪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物产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松漠纪闻》原书为洪皓留金时所记金国杂事,及归宋时,惧为金人搜获,悉付诸火。

回宋后乃复追述一二,名曰《松漠纪闻》。

书未刻而秦桧有私史之禁,其书遂秘而不宣。

后其长子洪适于乾道初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时,厘为正、续二卷。

又后,次子洪遵根据洪皓生前谈及的往事,整理为11条,称《松漠纪闻补遗》。

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松漠纪闻》。

洪适《松漠纪闻续》云:“先君衔使十五年,深阸穷漠,耳目所接,随笔纂录。

闻孟公庾发箧汴都,危变归计,创艾而火其书,秃节来归,因语言得罪柄臣,诸子佩三缄之诫,循陔侍膝,不敢以北方事置齿牙间。

及南徙炎荒,视膳余日,稍亦谈及远事。

凡不涉今日强弱利害者,因操牍记其一二。

未几,复有私史之禁,先君亦枕末疾,遂废不录。

及柄臣盖棺,弛语言之律,而先君已赍恨泉下。

鸠拾残稿,仅得数十事,反袂拭面,著为一篇。

”“松漠”是“千里松林”和“平地松林”之意。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设置松漠都督府,由契丹酋长充任都督。

因洪皓流放的地区就在古松漠都督府之北,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广大的塞北地区,因此取书名《松漠纪闻》。

热门标签:

完颜 宋史 绍兴 鄱阳 燕京

文章导航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