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刘基-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刘基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刘基-生平介绍

作者:刘基

早年求学  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

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

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

他从师习春秋经。

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

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

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

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

”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

泰定四年,刘基乃“愤而弃官”,居家著书。

  至正二十六年(1360),是年刘基50岁,应朱元璋聘,与宋濓、章溢、叶琛赴金陵。

刘基向朱元璋呈时务十八策,受到朱元璋礼遇。

朱元璋特地为“四先生”建造礼贤馆。

从此,刘基参与军机,成了朱元璋开创明王朝的主要谋士。

首先,他为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

并提出先灭陈友谅,后取张士诚的战略,为朱元璋所采纳。

朱元璋灭陈、张后继而“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至正二十六年(1366),刘基以太史令身份受命卜地拓建建康城。

第二年(吴元年,1367),吴置御史台,以刘基为御史中丞。

刘基奏请立法定制,与李善长、杨宪、傅璇、陶安等一起定《律令》。

十一月,刘基上《戊中大统历》。

十二月,《律令》成,这是《大明律》的雏形。

洪武元年(1368)刘基奏立《军卫法》,确立卫所制。

是年四月朱元璋赴汴梁,刘基与李善长留守京师,“基谓宋元宽纵失天下,今宜肃纪纲令御史纠劾无所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皇太子置之法,人惮其严”。

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抵罪”,虽丞相李善长说情,仍被奏斩。

次年十月,朱元璋与刘基讨论丞相人选。

刘基直抒已见,因之得罪了汪广洋、胡惟庸。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进封开国诩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

次年正月,朱元璋并未听从刘基话,罢了李善长相职,并以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中书左丞。

这两人对刘基都是耿耿于怀的。

刘基本来就有激流勇退之意,此时更觉处境不好,得到朱元璋允许,当年便告老回乡,从此归隐韬迹。

  洪武六年(1373)正月,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因为无所建树,被贬黜为广东省参政,由左丞胡惟庸主持中书省事务。

至此胡惟庸大权在握,终于想出了报复刘基的办法。

洪武五年,刘基出于对国事的关注,命长子琏进京奏请在青田县边远地区谈洋(今在文成县朱阳乡)设立巡检司以维持地方治安。

洪武六年,另一个叫茗洋(在今文成县东头乡)的地方发生逃军周广三等人的反叛事件。

胡惟庸故意将谈洋与茗洋混为一谈,指使刑部尚书吴云,诱引处州府与青田留用的元朝旧吏,构陷刘基,说刘基看中了谈洋有“王气”,想占为墓地,当地百姓不肯,便提出设巡检司的办法驱赶当地住户,因而激起百姓作乱。

接着,胡惟庸请朱元璋按叛逆罪处置刘基,并逮捕刘琏下狱。

朱元疑信参半,只因“王气”两字确实犯了他的忌,所以虽未明文加罪刘基,未逮捕刘琏,却移文切责刘基,并下旨夺了他的俸禄。

刘基内心惧怕,于当年七月亲自入朝见朱元璋,不敢辨白,只是引咎自责。

为了消除朱元璋怀疑,便留在京城,不敢要求回家。

从此,刘基在南京孤苦伶什地度着风烛残年,身体日益衰朽。

  洪武八年(1375),刘基在京病重,“三月上知公且不起,御制文遣使送之归。

”归家后与亲人团聚了一个多月,于四月十六日辞世。

享年65岁。

  刘基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各种文体文230余篇。

四明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谓:“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韩杜,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

”《明史》本传说他“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 家谱  刘基的祖上可以追溯至七世祖刘延庆,再之前的难以稽考,只知刘氏一族是聚居于丰沛一带。

  1. 刘延庆,曾任北宋宣都统少保,累官至镇海军节度使。

靖康之难发生,在于领残部逃离时,死于敌人箭下。

  2. 刘光世,字平叔,刘延庆次子,官至太师杨国公。

  3. 刘尧仁,是一位甘于淡泊、品德清高的读书人,不愿作官,隐居不出,甚至把住家由临安迁至竹洲,远离尘嚣,课子自误,躬自食。

  3. 刘集,受父亲影向,没有出任官职,将刘家迁至青田的武阳,于是刘氏以青田人自称。

以实践仁义自我要求,敦勉子孙遵行祖先与先圣先贤所训神的仁义之道。

  4. 刘濠,曾义救反元义士林融及多位义民,而让自家烧毁,之后人们甚至预言,这样的义行,将会为后代子孙带来福泽。

  5. 刘庭魂,字尚德,十分博学,曾涉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等学问,曾任元朝太学上舍的官职。

  6.刘炝,字如晦,是一位饱学之士,官职是遂昌教谕。

  7.刘基  8.刘琏,刘基长子,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9.刘璟,刘基次子,生于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后因对明成祖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

”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故居  刘基故居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刘基上五代均住此。

刘基故居为五开间。

1311年6月15日,刘基生于此;1375年4月16日死于此。

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

《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奕棋,口不言功。

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

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

”由此可见刘基当时住房的简陋,品格的高尚。

  刘基故里--南田又称天下第六福地,人杰地灵,孕育着文成千百年的历史文化。

千古人豪刘伯温是历史上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大明王朝,被后人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现留下一批明清建筑,诸如刘基庙、参政公祠、忠节公祠、盘古亭、辞岭亭、武阳亭、刘基故居及刘基墓等。

此外,全县尚拥有新石器遗址、宋朝古窑址、摩崖石刻、古寺、古墓、古牌坊、革命纪念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文章导航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