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陶弘景-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陶弘景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陶弘景-生平介绍

作者:陶弘景

  陶弘景为务,昼夜研读缮写符图经集,于养生服食诸道,渐至通幽探微。

如此积年累月,渐觉彻悟,遂萌隐居修行之志。

于齐永明十年壬申决意出行归隐。

起初他并未上表齐武帝辞行,不告而别,挂朝服于神武门鹿市,径出东亭而行。

而后告诉随行左右“勿令人知”,乃去和好友王晏话别。

王晏深知其志,对他说:“皇上治事甚严,不准许臣属作离奇之事,你这样不辞而别,恐有忤旨,若皇上怪罪下来,反而达不到你的目的。

”  弘景默思良久,答曰:“我本意欲遂夙愿而已,非为名利,你所说的确有道理,应向皇上直言为是。

”于是弘景上表陈诚,以表自己解官归隐之意。

表中大意是,我听说无论尧帝之时,还是汉朝都有养生的风气。

我为官已久,哪能留恋荣华富贵,所学也不是为了利禄。

因此常想回归大自然,过田园生活,领略自然之美。

我这就要离开宫庭了,临行之际,不胜眷恋,只好上表以明我心。

齐武帝看了弘景的解官表,深为感动,不但下诏批准了弘景的要求,而且给予赏赐,赐帛十疋,烛二十梃。

又别勑:朕月给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饵。

对他的养生修道之事给予大力支持。

  于是弘景出行入山,临行公卿相送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克道,人们都说是宋齐以来所未有之盛事,朝野均荣。

弘景一行来到勾容的勾曲山停了下来,便于山中建馆。

弘景说此山是金坛洞容,周围百五十里,名华阳之天,汉时三茅司命之府,故名茅山。

弘景于此山建馆隐居,自号华阳隐居。

故人称他为陶隐居。

自此,弘景开始了他的长达四十余年的隐居修行生活。

弘景归隐之后,有沈约为当时的东阳郡守,因为敬佩他的志向与节操,多次写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言谢绝。

  梁武帝萧衍早年与弘景交往甚密。

及武帝即位,其初国号未定,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

武帝遂立国号为梁。

后来武帝欲聘弘景入朝为官,亲手写诏召之,并赐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弘景终是不应,并画双牛图与武帝,其图上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络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武帝见图笑曰:“此人无所求,欲效曳尾龟,岂有可致之理耶!

”遂不复提聘官之事。

然国家遇有大事,无不前往咨询,帝与弘景之间,书信不绝,月常数信。

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

故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草经集注》在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诸多创新与发展是勤劳聪敏、博学广识的先贤在中医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也成了我们学习、借鉴和研究的珍贵资料。

陶弘景整理医籍,十分尊重原作,决不乱涂乱改,也不信口雌黄,即使有补充,也把自己的说法和原书的说法区分开来。

如把搜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种药加入《神农本草经》,他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

所以,后人有“本草赤字”,  “本草黑字”之称。

赤字是本经正文,黑字是后来加入的。

他开创的这种做法,后来的注释家就争相学习。

陶弘景整理医籍,细心、严谨、周密、实用,是我们今天整理中医古籍的一面镜子,不愧为一代名医,流传千古  陶弘景一生爱松,尤其喜欢听松涛。

他闻松涛声如闻仙乐,有时仅一人进深山,专去山野谷壑听松涛,人们因而称他为“仙人”。

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进佛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并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对道教颇有贡献。

  陶弘景一生执迷道教的“神仙之术”,固不足取,然而陶弘景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药物、棋琴书画乃至阴阳五行,在药物、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古代科技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贡献。

  陶弘景为寻仙访药,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

行至山幽水静的美景之处,陶弘景便坐卧其间,吟诗作赋,作有许多优美诗文。

南朝时,散文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上出现了叙事、言情或寄情山水的文章,形式上则出现追求对偶、排比、用典,讲究辞藻华丽和声律求工的骈文。

  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

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

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陶氏思想是释、道、儒三家融于一体的代表人物。

  就医学而言,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人物之一。

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但无统一标准,特别古本草由失效年代欠远,内容散乱,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临床运用颇为不便,他担负起“苞综诸经,研括烦省”的重任,将当时所有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并进而把两者合而为一,加上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730种。

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开创了使我国本草学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博物学。

他还创立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发明,例如创立按药物治疗性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分类法,在体例上,又开创本草著作分总论、分论叙述的先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又应用朱书、墨书的方法来区别《本经》和《别录》的原文的方法等等。

他在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陶弘景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

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敢于提出新的本草分类法,而不囿于原来那种三品分类法。

他本人原来是个道教徒,但他却能从实际出发,打破三品分类法,足以证明他在科学道路上实事求是的态度。

他有着“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这又是他在科学上得以有所成就的动力。

如他多次亲验细腰蜂(即嬴)的蜂窠,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认为《诗经》的说法“斯为谬矣,选诗者未审,而夫子何为因其僻也?

圣人有缺,多皆类此。

”直率地批评古圣人的谬误。

热门标签:

本草 道教 他的 集注 茅山

文章导航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