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吴潜-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吴潜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吴潜-生平介绍

作者:吴潜

  吴潜出生在名宦之家,其曾祖、祖父、伯父、父亲均是当朝名儒。

父亲吴柔胜乃程、朱理学的饱学之仕,治学极为严谨,为南宋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吴潜少小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作文急促而就,加之书香门第的耳濡目染,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庆元重建宁波鄞西高桥,形成至今的规模。

高桥入选1998年的《宁波十大名桥》。

高桥在建筑史、军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现已作为浙东历史文化的重要名胜古迹,受到世世代代的保护。

  横亘皖浙边境的天目山有一千秋雄关,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上演过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故事。

关下地名曰云梯,唐朝诗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誉,其“山若城廓之状,风土有生化之机”,这就是一代名相吴潜的故里。

  吴潜1195年诞辰。

嘉定十年(1217年),二十三岁的吴潜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第一,成为宁国1300年科举考试中唯一的状元。

吴潜初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后逐步升迁,历任太府卿表权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权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吏部尚书兼知临安府。

淳祐十一年(1251年),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开庆元年(1259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

  吴潜为人正直不阿,无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权掌六部,他都以正直无私、忧国忧民、忠义爱国闻名。

时值南宋末年,蒙古大军不断南侵,吴潜于民族危亡之际出任宰相,颇想力挽狂澜,救国家于不坠。

他曾对宋理宗赵昀惊呼:“国家之不能无敝,犹人之不能无病。

今日之病,不但仓、扁望之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

”又曾上书议政:“边事当鉴前撤以图新功,楮弊当权新制以解后忧”。

在上丞相史弥远论政事中,提出:“一格君心,二节奉给,三振恤都民,四用老成廉洁之人.五用良将以御外患,六革吏弊以新治道。

”对蒙古,吴潜主张和、守、战三者结合:“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

”但是,由于南宋王朝的腐败,吴潜的雄图大略成空。

景定三年(1262年),他因反对立赵禥(即宋度宗)为太子。

惹怒了宋理宗,被革去丞相之职,贬黜广东潮州,任循州(今广东龙川)安置。

不久,吴潜即忧愤去世。

后来赵宋王朝为吴潜恢复荣誉,追赠少师。

  传说吴潜去世前自知死日,曾对人说:“我将逝,夜必雷风大作。

”他临死前,果然风雷大作,四鼓开霁,吴潜撰作遗表,作诗颂,端坐而逝。

百姓闻之,无不嗟叹悲恸。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祸国殃民贾似道被贬官抄家,由县尉郑虎臣押解循州安置。

途经福建一古寺,郑虎臣见壁上有吴潜南行所题字,不禁忿忿不平地问贾似道:“吴丞相何以至于此。

”贾似道脸露愧色,不敢回答。

至漳州时,因知府赵介如为贾似道门客,竟设宴为贾洗尘。

郑虎臣暗自思忖:潮汕贾氏门徒甚多,一旦入粤境,杀贾难以得手。

出漳州城时,遂果断将贾处死于木棉庵内。

赵介如闻之,便前往哭祭道:“呜呼,履斋死循,死于宗申;先生死闽,死于虎臣。

”只此四句,道出二相的死因。

一忠一奸,天理报应,昭然若揭。

赵宋王朝后来为吴潜恢复荣誉,追赠少师。

因此,在《义门吴氏谱》中,吴潜便有“公贤相状元左右丞吏兵工三部尚书枢密使封金陵郡开国公加封崇国相国庆国改封许国公赠少师”的冗长头衔。

  为旌表吴潜及族人,吴潜故里云梯建有“三贤祠”,宁国县城敕建有“状元坊”(已废)。

  开庆元年,理宗封诰曰:吴潜“天资忠亮,问学渊深。

负经纶致远之才,抱博古通今之蕴。

指陈谠论既有保安社稷之谋,措置时宜尤着沥胆洗心之策”。

  《义门吴氏谱》中称吴潜为:“宋贤相状元左右丞吏兵工三部尚书枢密使封金陵郡侯金陵郡开国公加崇国相国庆祝国改封许国公赠少师。

热门标签:

南宋 状元 宰相 庆元 丞相

文章导航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