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史书名著

古诗词成语大全

关闭

百度APP扫码登录

登录二维码

百度小程序 有声古诗词 可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容详情

贾岛-生平介绍

朝代: 作者:贾岛 136088人查看

内容详情

贾岛-生平介绍

作者:贾岛

  贾岛,今北京市房山区贾岛村(贾岛峪)人,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艮。

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

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

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

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

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

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早年出家  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

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

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

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

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

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

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

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

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

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

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

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

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名无本。

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

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推敲由来  一天,贾岛去长安成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诗留了下来: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第二天,贾岛骑着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

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

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听了,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万一门是关着的,推怎么能推开呢?

再者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

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静中有动,岂不活泼?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是否中进士  贾岛是否唐突刘栖楚?

是否中进士?

哪一年中进士?

也不可考,但他仕途坎坷却是真的。

贾岛多次赴考,都名落孙山,有一次竟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

更使他悲伤的是,他的好友孟郊于元和九年(814年)突发急病而死。

至长庆四年(824年),韩愈又病逝。

而此时之贾岛却依然是一介白衣。

直到贾岛垂老之年,贾岛才出任长江县主簿。

开成五年(840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

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贾岛就染疾卒于任上。

  贾岛在长江主簿任上有何建树,史书不载。

唐人苏绛在他的《贾司仓墓志铭》称赞贾岛“三年在任,卷不释手”。

看来,贾岛仕宦后,读书吟诗的癖好依然不改。

刻苦写诗  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

这在他自己的诗句中也有所反映。

如他在《送无可上人》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

  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使他终于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并且留下许多佳作。

如他的《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夜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全诗骨气开张,诗情宛转。

特别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对仗自然,妙语天成,灏气流注,意境苍凉,形象饱满地传达出诗人忆念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愧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又如他的《寄韩潮州愈》“此心曾与木兰舟,直至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写尽贾岛对韩愈的悬念和同情,并烘托出韩愈的光明磊落,境界宏阔,音节高朗,情韵悠长,足见贾岛于平淡处见隽永的笔力。

  再如他的《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孤棹负三湘。

”沉重地抒写了自己落第后的痛苦心情。

贾岛一生很不得志,孤贫潦倒,宦途极艰,所以,他的诗作也以描写孤峭幽静的境界为主。

但有时也有慷慨激越之作,如他的《病鹘吟》:“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

有时透露凌空去,无事随风入草迷。

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

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

”依然是雄心不改,壮志难磨,仍幻想着有凌空搏击的机会。

他的思想中的这种激烈奋发的因素,还常常借助于旧将、老将的形象宣泄出来。

如他的《代旧将》:“旧事说如梦,谁当信老夫。

战场几处在,部曲一人无。

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

犹希圣朝用,自镊白髭须”。

他的《代边将》:“持戈簇边日,战罢浮云收。

露草泣寒霁,夜泉鸣陇头。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报国不拘贵,愤将平虏仇。

”他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他的《逢旧识》:“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

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

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这几首诗无不是豪气满纸,风骨凛凛。

只可惜贾岛有此壮志而无此机遇,致使他始终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干,最后留下的只是他的诗作《长江集》。

  贾岛的诗作与他的苦吟精神,在唐末五代还是很有影响的。

如晚唐的李洞,就“酷慕贾长江,遂铜写岛像,戴之巾中。

常持数珠念贾岛佛,一日千遍。

人有喜岛者,洞必手录岛诗赠之,叮咛再四曰: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

又如南唐孙晟,也画了贾岛的像挂在壁上,朝夕礼拜。

贾岛生前虽然信佛,恐怕也不曾想到他身后竟有人因他的诗作而奉他为佛。

倘若他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他死后“成佛”而心满意足吧!

  苏东坡这个人挺有意思,他并没有象欧阳修《六一诗话》和尤袤《全唐诗话》那样的诗话行世,却经常有关于诗文的观点一鸣惊人。

诸如“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诗、韩文、颜书,皆集大成者也。

”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

“……郊寒岛瘦”也是他提出的,而且概括得也是如此的准确、生动和形象。

  “郊寒岛瘦”缘何说起,当然由孟郊贾岛诗风而来,主要是指他们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狭隘的格局,穷愁的情绪和苦吟的精神。

两人都是一生不曾做过什么象样的官,孟郊本人性情耿介,是个不善与别人往来的人,考了三次之后才于五十岁时中了个进士,得到一个可怜的小官位。

但他平时总爱将时间花在饮酒弹琴交友赋诗上面,不理政务,最后竟由别人代他的职,自己拿着半俸回家,过上了“一贫彻骨、裘褐悬结”的清苦日子。

他的诗作因此而愈见其“寒”,如:贫病诚可羞,故床无新裘。

春色烧肌肤,时餐苦咽喉。

倦寝意蒙味,强言声幽柔。

承颜自俯仰,有泪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续暮愁。

(《卧病》)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夜感自遣》)贾岛曾作过和尚,算是个“诗僧”。

《唐才子传》说他:“居京三十年,屡试不中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虽然穷成这样,仍不掩贾岛其性情中人的一面。

有一天,宣宗微服私访来到贾岛所在的寺中,闻楼上有吟诗之声,遂移步上楼,见案上有诗便展卷流览,贾岛不认识皇上,劈手将诗卷夺过,声色俱厉,冷言嘲讽。

幸亏皇上有风度,自己下楼一走了之。

后来,贾岛才发觉事情不对,吓坏了,忙跑到宫前请罪。

倒使皇上感到惊讶。

这段故事太象演绎,不大靠得住,但却颇可见贾岛的脾气秉性。

  孟郊和贾岛长年生活在穷苦潦倒之中,虽然都曾得到过当时韩愈的奖掖与资助,但并没使他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顿。

所以在他们的诗中,象“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孟郊《古怨别》)“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孟郊《怨诗》)“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泠。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贾岛《戏赠友人》)事情就是这样,“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因为诗人长年生活在穷困之中,所以才可能深入地接触社会,其诗才更见性情和艺术。

虽然,孟郊在考取了进士之后也曾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豪情,也写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种亲情至上的千古名句,但是这些毕竟不是他的主旋律,“郊寒”才是他的主色调。

请看他这样写怀乡的情绪:“愁人独有夜烛见,一纸乡书泪滴穿”;他这样写世态炎凉:“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他这样写情感世界:“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他这样写自然的萧疏:“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苏轼《读孟东野诗》)这才是孟郊的风格特色。

《临汉隐居诗话》中说他“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假,真苦吟而成。

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

其自谓‘夜吟晓不休,若吟神鬼悉。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

’”贾岛虽不如“郊寒”,却也有其鲜明的个性。

他写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超脱闲逸的诗,也曾流露出“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有不平事”这样昂扬的豪气,但他的诗却多是靠“苦吟”而成的,所以仍旧显得面窄而雕琢。

他自己对此是这样描述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关于贾岛,最为流行的故事就是“推敲”的典故。

据说他成日沉湎于雕词琢句之中,有一天竟然冲撞了京尹兆韩愈的车队,被左右拿下,推到韩愈面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所以才冲撞了大人。

原来他当时正在潜心琢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中的动词“推”,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见怪不怪,停下来想了半天方说:“敲字佳。

”从此交上了贾岛这个布衣朋友,还“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

”其实,这两个字都是可以用的,只不过用了“敲”就具有一种声音的美,更能衬托出夜深人静时的意境。

  因为孟郊与贾岛平时做诗,总爱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地遣词造句,加之以上所提及的诸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诗作中具有“寒瘦窘迫”的风格也是自然的事情,他们都堪称中国诗史中的“苦吟诗人”。

所不同的是,在当时孟郊乃“五古”大家,而贾岛为“五律”的领袖。

  据河北省《景县志》752页载:“贾岛村在县城西南五十余里。

村旁有云盖寺,为唐代诗人贾岛出家的地方,久废”。

  现时北京市所属各区、各县,在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数以百计。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大诗人,就是唐代的贾岛。

  据《旧唐书》、《全唐诗话》以及苏绛为贾岛写的墓志铭等的记载,贾岛是当时范阳郡的人。

唐代设置的范阳郡,包括现在的大兴、房山、昌平、顺义等县。

这一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幽燕之地,英雄豪侠慷慨悲歌,成了传统的风气。

正如贾岛在一首题为《剑客》的五言绝句中写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这位诗人显然想借此来表达他自己的心情。

  然而,贾岛之所以成名,却并非由于他的英雄气概,而是由于他的苦吟。

人们最熟悉的“推敲”的典故,便是出于此公身上。

毫无疑问,写“僧敲月下门”当然比“僧推月下门”的句子要好得多。

这几乎已经成了讲究炼字的一个最寻常的例证。

可是,懂得这样一些起码的文字“推敲”的技巧,难道就可以称得起是一位苦吟的诗人了吗?

问题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否则,成为一个大诗人也太容易了。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

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

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

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

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

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贾岛有许多作品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例如《渡桑干河》的诗写道:“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于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的意思很曲折,而字句却很平易。

这样就显得诗意含蓄,使读者可以反复地咀嚼它的意味。

如果多用一两倍的字句,把它的意思全都写尽,读起来就反而没有意思了。

在贾岛的作品中,像这样的例子太多,我简直不知道应该举出什么例子才更好说明问题。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韩愈非常赏识贾岛的作品。

《全唐诗话》记载韩愈赠贾岛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

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虽然有人说这不是韩愈的诗,但是这至少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贾岛的评价。

后来的人常常以“险僻”二字来评论贾岛的诗,那实在是不恰当的。

  尽管人们也能举出若干证据、说明贾岛的诗对于后来的诗坛发生了不良影响。

比如,宋代有所谓江湖诗派,明代有所谓竟陵诗派,以及清末同、光年间流行的诗体,一味追求奇字险句,内容贫乏,变成了形式主义。

如果把这些都归罪于贾岛的影响,我以为这是不公平的。

各个时代诗歌流派的优缺点,主要的应该从各该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中寻找根源,前人不能为后人担负什么责任。

贾岛的创作态度是很严肃的,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假若有人片面地和表面地模仿贾岛,以致产生了坏诗,这怎么能叫贾岛负责呢!

  作品风格: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

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墓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

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

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

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

  唐开成五年(840年),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四川安岳县),任司仓参军。

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

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

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篇,均为贾岛在南楼写成。

唐会昌三年(843年),朝廷升贾岛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身先卒,终年64岁。

遗体安葬在安岳县城南安全山麓。

他的朋友苏绛为他写了“贾司仓墓志铭”,记述贾岛生平、死、葬日期和地点等甚详。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安岳县令徐观海(浙江钱塘人)在墓前建造“瘦诗亭”。

后来的县令斐显忠又进行重建,并立牌坊,至今尚存。

贾公祠  贾公祠在北京房山区房山城南的石楼镇二站村,有一座2005年修复竣工的贾公祠,是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贾岛而建。

 重建的贾公祠由两部分组成,西部是文化接待区,是两重院落。

其中陈列了纪念贾岛的文字书画,供人欣赏。

东区是贾公祠的重点,前半部是由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院落。

正殿名为“骚坛异帜殿”,内有贾岛塑像。

并有贾岛在房山无相寺清居生活的壁画。

东配殿名为“瘦诗轩”,内有贾岛与另一位诗人孟郊的并列塑像。

壁画表现了诗人为吟诗不辞辛苦的情景。

西配殿名为“月下斋”,是表现“推敲”的故事。

内有贾岛与人生知己韩愈的塑像。

壁画再现了“推敲”发生的情景。

尘缘未绝  贾岛是个半俗半僧的诗人。

  他文场失意后,便去当和尚,法号无本。

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

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

但后来与韩愈相识,执弟子之礼。

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应举,中了进士。

为僧难免思俗,入俗难弃禅心。

“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

”(姚合《寄贾岛》)俗味很浓,僧味也不淡。

他正是在这双重性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贾岛因带着一肚皮牢骚出家,所以虽身在佛门,却未能忘却尘世的烦恼。

他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

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

佛国无边,何处不可修心养性?

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

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他为人非常执著,一旦向前,就不易回头。

无论是为僧,还是还俗,都富有挑战性。

  他是苦吟诗人,行坐寝食,都不忘作诗,常走火入魔,惹出麻烦。

据说曾出了两次交通事故。

一次是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

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

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市长”大人车马,被拘一夕。

一次是去访问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

其中“敲”字又欲作“推”字,一时未定。

神思恍惚,结果又撞上韩愈的车马。

传说虽不完全可信,但他那份痴迷,则是有根有据的。

他时刻想推销自己。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剑客》)气冲斗牛,一副侠胆。

其实他骨瘦如柴,气短力微,只不过借鉴喻己,想人赏识罢了。

唐代的举子要想在科场上显露头角,往往要疏通关节,寻找坚强的靠山。

而他出身微贱,朝中无亲故,缺乏外援,所以他恨这个社会的不公。

他认为自己没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压抑所致。

他从裴度庭院经过,吟道:“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题兴化园亭》)裴度平定叛乱有功,封晋国公。

他聚敛甚多,长安有高第。

贾岛一见,火从内发,故作诗嘲之。

他蔑视权贵,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及第后,他寓居法乾无可精舍。

一日宣宗微服出游,行至寺中,闻人吟诗,便循声登楼,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

贾岛在后面,一手夺走。

他不认识宣宗,便瞪眼嚷道:“郎君鲜食美服,哪懂这个?

”事后十分紧张,伏阙待罪。

朝廷给他一个长江县主簿的小官,将他贬出长安。

唐代有两位诗人的作品,涉及此事。

安奇诗云:“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

”李克恭诗云:“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

”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也是诗人。

当时两人一道出家。

贾岛耐不住寂寞,杀了回马枪;而无可仍在合掌向佛。

贾岛还俗时曾有约,将来仍出家,可一落尘网便被裹住。

无可写诗提醒他,不要忘约。

贾岛说,我怎么能忘啊?

“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

”(《寄无可上人》)“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送无可上人》)他对佛门的清静,仍怀向往之情。

但说是说,行动是行动,这两者充满矛盾。

  贾岛一生,为诗艺洒尽心血。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精品。

韩愈赠诗云:“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故生贾岛著人间。

”贾岛与孟郊齐名,影响深远。

但他的一生,贫困潦倒,官微职小,禄不养身。

死之日,家无一钱,只有一头病驴和一张古琴,教人为之一叹:他是否感到此生值得,含笑而去,或是后悔还俗,不如诵经?

这就不得而知了。

敢说宣宗不懂诗  有一首虽很著名但据说是大文豪韩愈的诗,①是写赠并赞扬诗人贾岛的。

这首题为《赠贾岛》的诗说: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不难看出,写这诗的人对贾岛真可谓推崇备至了。

就算它不是韩公写的,但人们对贾岛诗作的崇拜,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即便不说同时代人对他的推重,就是后来诗人也很少有不痴迷于他的。

  这里我们姑且不说距离贾岛时代远一些的,比如南宋“永嘉四灵”热切爱好他的作品,就是在晚唐时期,喜爱贾岛作品的也大有人在。

诗人李洞甚至还铸了一个贾岛铜像放在自己头戴的方巾中,手持念珠,一天口念“贾岛佛”不下一千遍。

如果碰到了也爱好贾岛诗篇的,李洞遂手抄贾诗赠给对方。

无独有偶,在南唐,做上了大官的诗人孙晟当年也在自己的屋壁画上贾岛的像,经常整天对之恭奉不休。

仅举这两个例子,我们便可以大略知道贾岛的诗作成就以及其人被人们所爱好的情况之一斑了。

  范阳人贾岛,字浪仙,②由于接二连三地考不上进士,他一气之下就去当了和尚。

后来碰上大文豪韩愈,并幸运地得到了韩的赏识,他这才还了俗又去应举。

只是此后他仍然经过几次磨难,最终才算是如愿以偿。

  那个著名的“推敲”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贾岛,我们放在其他篇章再进行详细述说③外,即便他送和尚同道无可的诗作也无不如此,他这首五律诗这样写道: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然而,他居然在该诗颈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的底下,又夹注了一首五绝诗来表明他的苦心追求: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既可看出他对自己作品的自我欣赏,同时也可见出他对诗歌执着乃至痴迷的情愫了。

他甚至还在每年除夕,把一年当中自己所写的诗作拿出来,恭恭敬敬地摆放在几案上,焚香点烛后对之纳头便拜。

然后,贾岛起来把酒酹在了地上,还喃喃祝祷着:“这可是我一年来苦心经营的心爱东西啊!

”  事实上,贾岛对写诗不但毫不倦怠,而且对于他自己所写的诗歌也是爱惜有加的;为此,他无意中还得罪了皇帝呢。

  一天,他同几位诗友约好到当年居住过的青龙寺游玩。

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们到来,贾岛便把随身携带的诗稿拿出来,一边自我欣赏,一边自行作进一步的推敲、修改。

  夜色已经毫不犹豫地漫了上来,但诗友们仍还没有到达,贾岛估计他们大约是不会来了。

于是他和衣卧在几案上假寐,但很快便睡眼朦胧了。

一觉醒来,贾岛却发现一个陌生人从他的衫袖底下抽走了诗稿在看——那可是我的心血呀!

贾岛心里这样一想,便“呼”的一声站了起来,毫不迟疑地从那人手里一把拽了过来,然后愤愤然说道:“看你穿得衣服这样鲜亮,长得又是如此肥头大耳的,就不是一块懂诗的料!

”那人即便想要抢夺诗稿也来不及了,于是不再说什么,冷冷地看了贾岛一眼,顾自下楼去了。

  事实上,这被贾岛讥嘲着的陌生人,可是当朝宣宗皇帝李忱呵!

宣宗素有微服出行的习惯,这会儿适值他改换朝服,出来游览,来到该楼下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吟诗,就登楼上去。

而此时的贾岛却因劳累过度而睡着了,于是便出现了上文这一幕。

  事后贾岛听人说起那陌生人就是当今皇上时,他吓得两腿颤栗不止,便赶忙跑到宫中去叩头谢罪。

据说他后来被贬谪到长江担任主簿一职,就跟这事儿有着绝大的关系;但贾岛却因此又多了一个文学史上的雅称:贾长江。

  后来有许多诗人为他鸣不平,如唐人安程锜在一首诗里就有句说贾岛“夺卷忤宣宗”;④对此,李克恭也有诗句称“宣宗谪去为闲事”了。

然而,贾岛这胆敢说宣宗皇帝不懂诗的代价,却委实是不低的;这可真是令人浩叹不置的事儿啊!

  阿袁按:①此诗不见于韩文公诗文集,但见诸《唐才子传》。

苏轼就曾以为此系“世俗无知者所托”,而《唐诗纪事》则持模棱两可态度;又,“浑”一作“中”。

②浪仙,一作“阆仙”。

③具见本书《非关和尚独推敲》。

④忤,一作“误”,似不确;此据《唐诗纪事》汲古阁本。

安程锜,《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作“程锜”,当为不确。

  编者按:以上文字全出于阿袁(即陈忠远)《唐诗故事.敢说宣宗不懂诗——贾岛跟皇帝争夺诗稿被贬官》

热门标签:

贾岛 他的 韩愈 诗人 诗作

文章导航

·内容